校园大数据

作者:胡朋 已发布 2021/01/29 12:29:27 GMT+0, 上次修改时间: 2022-02-17T10:15:24+00:00
本项目通过与学校各部门沟通了解相关需求,并获取各部门数据,根据数据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从而为对应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描述

 校园大数据项目前端主要通过vue,element-ui以及echarts展现各部门数据分析结果,后台连接mysql数据库,并且使用Django框架开发上使用Vue作为前端框架,代替Django本身较为孱弱的模板引擎,Django则作为服务端提供api接口,使得前后端实现完全分离,更适合单页应用的开发构建,且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业务上通过获取到的校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数据资源开放、校园监管系统、数据预见性及动态监管角度提出了管理对策。

项目背景

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赋予了新的变革方式动力。同时,由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及其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汇集校内各种教育数据,整合和新建各类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教学平台,建立一个在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基础上集教学运行、教学管理、信息共享的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以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也积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以及每天不断产生新的数据。主要包含:业务数据、资源数据、机器设备数据、过程行为数据、互联网数据等。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其潜在的宝贵价值。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提出建设学校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校园态势进行充分感知。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进行充分的统筹和融合,面向教师、学生、职工和领导提供全面的、前瞻的、主动的、精准的智能管理和服务。实现全校综合共享数据库建设、信息安全建设。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彼此互相访问、实现数据共享,各类数据实现标准的统一的规范的表示方法。在建立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大数据中心,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访问通过大数据中心进行。

建设大数据平台及应用过程中,要重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相融合,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要落实“问题导向,数据驱动”,让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建设服务。

项目功能

登录

使用账号即可登录到本系统。

 登录.png

首页

首页功能展示。

首页.png

图书馆分析

主要功能有行为分析、藏书分析。

 图书馆分析.png

行为分析

主要展现图书馆实时人数、图书借阅时间、图书借阅人次、最受欢迎图书种类、图书借阅次数Top20。

行为分析.png

藏书分析

主要展现各类图书借阅情况、图书馆近年(10年)投入情况、图书借阅人次、各类馆藏图书分析、各类图书借阅排名Top10。

 藏书分析.png

招生信息

主要展现生源地分布、新生年龄分布、新生高考成绩分布、各院新生分布、新生政治面貌、新生少数民族情况。

招生信息.png

项目架构

本项目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

框架

技术

前端

vue.js,element-ui ,echarts

后端

Django

数据库

Mysql

数据处理

python,pandas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png

数据流向

数据流向.png

前端

前端主要通过vue,element-ui以及echarts展现校园数据。

后端

采用Django框架为服务端提供api接口。

数据库

MySQL数据库采用数据仓库的设计思路,根据展示的结果设计出维度表以及事实表。维度表包括:客户端维度表、用户维度表、时间维度表。事实表包括:话题事实表、回复事实表、评论事实表。

数据处理

采用pandas将采集到的不规则的数据,处理成规则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到设计好的数据库。

其它介绍

项目特色

校园大数据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需求主体进行开发,采集前后端分离技术进行开发,并使用当前主流技术框架,便于开发及后期扩展需要。结合学校的特色需求及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及业务调研,使得项目高度贴合实际。

设计原则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的原则

在设计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并针对本系统涉及用户多、业务繁杂的特点,充分考虑如何大幅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统计汇总的速度和精度。 

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校园大数据的设计实施尽最大可能节省项目投资,确保系统性能优良,投入合理,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设计面向实际,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为我校节省投资。 

先进性和成熟性的原则

校园大数据设计将充分应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满足建设的要求,把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先进合理的业务流程;将使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使平台具有较高性能,符合当今技术发展方向,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原则

在设计时采用了可靠的技术,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错能力,并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和系统切换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将安全可靠,稳定性强,把各种可能的风险降至最低。 

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原则

在系统设计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既考虑公共数据的充分共享,也考虑了隐私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各个层次对访问都进行了控制,设置了严格的操作权限;并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