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冲破就业困局

作者:刘源源 已发布 2025/10/15 07:28:35 GMT+0, 上次修改时间: 2025-10-15T07:28:42+00:00

在当前毕业人数突破1222万人大关的背景下,升学难和就业难成了大学生活们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用人单位的需求少了,但是要求高了,薪水少了,

可是同学们的期待值呢却不低了,某调查显示,60% 的毕业生期望首份工作月薪超过 8000 元,而实际应届生平均起薪仅为 5800 元左右。

此消彼长的状态下,就业这条赛道,同学们与其悲叹消磨,不如主动出击早做准备!

到底怎样才算是就业呢?

一定是要选调生、事业单位、考上编制,有了“金饭碗”“铁饭碗”才算是就业么?

父母的期待,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安稳的,“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工作,不少同学选择了考公考编,内卷得让人咂舌。

据统计,2025年的公务员考试,258.6万人,招3.97万人,考录比651,“考公热”与其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如说是百万人走钢丝。

付出那么多,还不一定能够考生,真的看得都让人“惊悚”。

国内的大厂大企业,最近招人的热情也不是特别高。

往年踏破门槛的专业,2024年下半年来校招的也是屈指可数。

教育部公布,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大学生就业期待值过高、教育和就业不相匹配、用人单位条件限制、企业用工制度问题、文科教育质量问题等也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有的同学还存在“不就业”“懒就业”“慢就业”心态,反正“无所谓”,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温水煮青蛙一般消磨了就业的积极动力和意志,这些都阻拦了同学们就业的前进脚步。

再来看看创业。

人民日报最近报道了一位退役大学生一年卖烧饼500万元,恰巧他的连锁店就开在咱大学城,独特味道和温暖文创,再加上物美价廉,吸引了很多美食爱好者。

青年人当自强的创业精神激励着很多人,这属于创业类的佼佼者,抓准了商机,也接地气。

可同样的事实摆在眼前的是,很多实体店都经营不善,很多小店小铺门口罗雀。

有同学爱上了“直播”,认为这个创业路径“短平快”,这都是短视频“信息茧房”打造的“虚幻”,直播带货哪有那么轻松。

创业也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创业的艰辛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扛过来,更不是每一次都占有先机和商机。

在我们选择的任何一条路上,其实都已经“人满为患”,就业更难更卷,你以为的出路可能早已挤满了人。

很多大学生认为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去送快递、送外卖、跑滴滴,你以为轻松还是能够干得来?

考研考公已经并非“良配”,自主创业更加艰难,躺平啃老也不是办法,当一条条路被堵死,我们遇到这样的困境,我们的就业到底何去何从?

新时代下,有挑战也有新机遇。

物联网经济下,还是要打开思路,打开视野。

学习力要持续加强,对互联网催生的一些新业态要善于学习,增强学习本领,前瞻性去考一些专业的、含金量较高的技能证书,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的实践实习经历,比如学会无人机操作、编辑视频、配音等等,人工智能形势下,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都大有可为。

主动性要持续加强,要主动出击,不能再来等学校学院的通知,不能无所事事闲逛互联网,要积极主动联络用人单位,主动介绍自己的优势,主动一步,就会离工作近一步。

办法总比困难多,保持定力和信心,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一定可以冲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