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瑞翼杯“数据之美”技术应用挑战大赛
大赛介绍
【第二届瑞翼杯“数据之美”技术应用挑战大赛】正式启动!现在,请运用大数据技术让数据充分展现价值,来向我们展示出你所认为的“数据之美”。
主办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曙光瑞翼教育合作中心
承办单位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河南城建学院项目部 “百校工程”百校记者团
一、参赛细则
参赛对象
河南城建学院所有在校学生
时间安排
1. 报名时间:2019年4月6日-2018年4月19日
2. 方案提交时间:2019年4月22日-2019年5月5日
4. 决赛时间:待定
参赛队伍可以是单人组队或自由组合。
注:
1、每名参赛者仅能参与一支团队,参赛团队应至少由一人组成,最多三人;
2、保证参赛队员报名信息准确有效,否则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激励;
3、报名方式:微信公众号线上报名
(·团体报名:登录官方微信号→回复“团体”→扫描二维码填写团体报名信息完成报名
·个人报名:回复“个人”→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完成报名)
4、报名日期截止后,团队将锁定,无法进行人员组成及队伍信息修改,如果有多次报名,默认最后一次为最终报名。
5、个人参赛者及参赛团队均可邀请指导老师;
6、选手交流官方qq群:347254780,大赛相关事宜将会在该群内通知,选手如有什么问题也可通过此群沟通与反馈;
二、赛题与数据
根据大赛所提供源数据(可任选其一)实现以下两种功能(可任选其一):
1. 数据可视化
2. 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现状的改进意见,如如何提高图书馆的借阅率,学生满意度。
选题1.图书馆服务升级:为了优化改善图书馆对学生以及教职工的服务职能,请基于城建学院图书馆各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工作,掌握图书馆重要信息,并能基于所得结果给优化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各项建议,进而提升学生及教职工图书借阅率,发挥我校图书馆的最大作用。
选题2.淘宝用户行为分析数据。
注:以上选题源数据请报名完成后加入官方交流QQ群领取下载。
三、官方微信
1. 关注“CJ玩转大数据”(订阅号)。
2. 回复:第二届瑞翼杯“数据之美”或第二届,获得赛事详情推送。
3. 官方微信将定期发布相关比赛信息,请及时关注并了解比赛进程及获奖情况。
四、参赛流程
参赛流程
参赛者/团队完成报名后→在作品提交日期内发送参赛作品至指定邮箱→收到作品接收成功邮件完成参赛
赛程安排
评委老师根据评审标准评选出获奖者,获奖名单将在官方微信进行公示。 准评定复赛晋级团队,入围名单将在大赛官方微信进行公示。 据评选标准评定复赛晋级团队,入围名单将在大赛官方微信进行公示。
|
五、关于作品与评审
作品提交说明
(1)所有参赛作品请提交至邮箱:liuyuanyuan@sugonedu.com。
(2)以团队名义参赛的作品应由小组任意一名成员上传,并在邮件里注明所上传作品的团队名以及所
有作者;如发现多个账号上传同一组作品亦视为重复上传。
评审其他说明
1. 所有符合资格的参赛者或团队在大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所提交的作品将会得到评审,对于任何在截止日期之后提交的作品大赛组织方将不予以评审。若参赛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及时通过参赛交流QQ群,官网微信号,官方服务邮箱,电话等渠道联系大赛组织方;
2. 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评委会针对不同方向主题的作品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作品的:)对作品进行评审,结果一旦给出则为最终结果,评审将不对作品给出反馈意见或成绩调整;
3. 入围的作品将被放到网上进行网评,网评成绩占总成绩10%的份额。
4. 决赛现场对作品进行PPT演示,现场评选包括评委老师打分,总成绩包含:评委老师打分(70%)+团队互评(20%)+网络投票(10%)。
5. 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和主办方共同所有。
6. 大赛组织方在比赛各环节中将通过参赛者/团队在微信公众报名平台预留的联系方式邀请参赛者/团队参与各环节活动或发放相关通知。若参赛者/团队在相关通知发出后3日内未回复参加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应机会,主办方有权顺位递补其他参赛团队;
六、评分细则
针对不同的选题,评审老师对参赛作品的评分将分别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数据挖掘与分析方向
评分方向及要点 |
评分比重 |
说明 |
实用性 |
15% |
作品是否能清晰、方便的展示出主题,并易于人们理解及使用 |
可行性 |
20% |
方案的可操作性 |
创新性 |
10% |
作品视角是否独特、新颖 |
技术含量 |
20% |
作品所运用到的大数据技术的难易、复杂程度 |
推广价值 |
20% |
作品的推广运用价值 |
数据整理使用能力 |
10% |
作品中参赛选手所表现出的数据整理及合理有效的使用能力 |
其他 |
5% |
其他参考因素如作品的现场演绎能力、答辩情况等 |
1.数据可视化方向
评分方向及要点 |
评分比重 |
说明 |
美观度 |
50% |
视觉传达出的美观度 |
实用性 |
15% |
作品是否能清晰、方便的展示出主题,并易于人们理解及使用 |
创新性 |
10% |
作品视角是否独特、新颖 |
技术含量 |
20% |
作品所运用到的大数据技术的难易、复杂程度 |
其他 |
5% |
其他参考因素如作品的现场演绎能力、答辩情况等 |
七、关于奖项
本次大赛共设置:一等奖1~2组,二等奖2~5组,三等奖3~8组,所有获奖者/团队将得到相应的比赛奖品及校企共同认证的获奖证书,如无特殊情况,奖品将在获奖名单公布后两周周内统一发放。参赛团队应自行负责其成员之间的奖品分配。
八、组委会权利
对本细则、著作权承诺等产生疑义,大赛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与参与本次大赛有关的任何未尽事宜,均由大赛组委会进一步制定规则并进行解释。